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上)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8/10 12:54:4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核心提示:重点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对促进四川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对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重点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和印刷复制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产业和创意设计产业,形成“5+2”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精心实施一批具有强大集聚效应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骨干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二、发展目标
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重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全省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重点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40亿元增加到93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65%提高到78%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品味较高的文化产业园区。围绕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名城古镇(村)、博物馆群,大力发展文博旅游产业。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演艺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品牌。到2012年实现增加值11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基地(园区)1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家。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是要实施特色园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景区演出、节庆活动等项目。
实施上述重点项目,将以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文化产业研究院、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力量为技术支撑,加快特色园区、景区演出、节庆活动、会展业等行业技术改造更新,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旅游业的应用,加快四川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研发体系,研制开发四川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特色园区规划落地,支持文化旅游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1.特色园区。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战略,加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把全省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成26个文化产业特色基地(园区),形成差异发展、全面提升的良好局面。
项目支撑: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四川动漫游艺文化产业园、四川(仁寿)文化产业园、阿坝九寨沟文化产业园、绵阳大北川羌文化风情产业园、广元蜀汉文化产业园、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雅安大熊猫文化产业园、德阳绵竹年画文化产业园、乐山—峨眉山文化产业园、达州巴渠文化产业园、广安巴濮文化产业园、巴中红军文化产业园、南充凌云山文化产业园、内江大千文化产业园、宜宾古僰文化产业园、自贡盐文化产业园、资阳西部车城文化产业园、眉山东坡文化产业园、甘孜康巴文化产业园、凉山火把文化产业园、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攀枝花苴却砚文化产业园、四川(白马关)三国文化产业园、大英县文化产业园。
实施单位:成都绿舟文化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兴城投资有限公司、四川蜀昀文化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市(州)相关文化企业。
实施进度:2012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建成。
预期目标:到2015年培育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区,2至5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区,新增2至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数达80个,实现年产值400亿元以上。
2.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30至50亿元。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贯穿甘孜、阿坝、凉山等地,挖掘区域民族文化生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培育3至4个藏羌彝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促进藏羌彝文化产业集聚;培育10至20个藏羌彝重点文化企业发展,创建藏羌彝民族文化品牌,形成藏羌彝文化旅游产品产业链。
项目支撑: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园、九寨沟文化产业园、甘孜州文化旅游圈、彝族风情文化产业带等。
实施单位:茂县羌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九寨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甘孜州康巴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凉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传媒有限公司等。
实施进度:2012年完成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园建设,2015年全面建成。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
3.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20亿元。整合全省红色文化产业资源,集聚泸州、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雅安、资阳、阿坝、甘孜、凉山等市(州)的106个重要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点)项目,形成以红军长征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
项目支撑:巴中将帅碑林、邓小平故里、朱德故里、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旺苍红军城遗址、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等。
实施单位:巴中南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安小平故里景区管委会、仪陇朱德故里景区管委会、松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旺苍文化发展公司、苍溪梨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
实施进度:2012年完成巴中将帅碑林、邓小平故里、朱德故里等项目建设,2015年完成其它项目建设任务。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
4.景区演出。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5亿元左右。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景区演出主体,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景区演出生产,扩大景区演出演艺市场份额,形成文化旅游景点(区)演出集群,提升演艺产品质量,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景点演艺品牌,实现4A以上文化旅游景区都有演艺剧(节)目。
项目支撑:九寨沟旅游景区演出集群、峨眉山旅游景区演出、北川旅游景区演出、都江堰景区演出等。
实施单位:九寨沟演艺集团、峨眉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北川文化有限公司、中盛万吉文化有限公司等。
实施进度:2012年打造4至5台景区演出精品剧目,2015年实现景区都有演出剧目。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
5.文化会展节庆活动。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20亿元。依托全省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活动资源,培育集项目洽谈、技术交流、旅游观光、商品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国际节庆活动,促进商贸、旅游、餐饮、度假、交通、物流、广告等产业快速发展。
项目支撑: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自贡国际恐龙灯展节、成都大庙会、中国西部动漫游戏节、各市(州)特色节庆活动。
实施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旅游局、凉山州人民政府、自贡市人民政府、成都大庙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汇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主办单位。
实施进度:已全部展开,逐步扩大规模,实现国际化。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6.博物馆群。
项目概述:建设集展示展览、研究欣赏、学术交流、交易拍卖、文化旅游和市民休闲等功能要素齐全,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备的博物馆群。
项目支撑:成都民办博物馆聚集中心、大邑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都江堰市青城山民办博物馆村落等。
实施单位:成都兴城投资有限公司、安仁文化旅游公司、都江堰市文博旅游发展公司等。
实施进度:到2012年集聚50座以上民办博物馆。
预期目标:实现民办博物馆聚落观众人数年均30%以上增长率,到2015年集聚100座以上民办博物馆。
(二)出版发行产业。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大力推进出版创新,稳步提升四川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移动数字化报刊等新兴业态,在现有西部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基础上,建设西部文化产品物流配送基地,构建全国发行网络。到2012年,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55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培育年销售收入或总资产过百亿元文化企业2至3家,50亿元以上文化企业3至4家,培育2至3家一级出版社。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是要实施川版图书、报纸期刊、数字出版、现代物流、版权保护与贸易服务、出版产业园区(基地)、上市融资等项目。
实施上述重点项目,将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省社科院、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力量为技术支撑,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内容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在出版发行产业的推广应用。
1.川版图书。
项目概述:充分发挥我省出版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计划和我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打造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川版图书精品,进一步扩大川版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项目支撑:“中国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工程”、《巴蜀全书》、《藏族美术集成》、《今注本二十四史》、《彝文典籍集成》、《川剧传统剧目集成》、《巴蜀文化通史》、《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等。
实施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成都地图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以上,川版图书年出版品种数占全国比重由现在的2%提高到3%以上。
2.报纸期刊。
项目概述:以推进报业集团、期刊集团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都市类报纸和期刊品牌。发挥大中城市报刊业的主导和辐射作用,推进报刊业由传统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变。
项目支撑:《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都市丽人》、《科幻世界》、《汽车杂志》、《红领巾》等。
实施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幻世界杂志社。
预期目标:到2015年培育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报纸出版单位2至3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期刊出版单位1至2家。
3.数字出版。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7亿元,运用数字技术,开发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内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出版内容资源数据库,打造具有广泛影响、深度传播优势的数字出版精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项目支撑:新华文轩数字出版工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化报业工程、四川无线移动数字化期刊工程。
实施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
4.现代物流。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17亿元,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高智能物流设备,打造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文化商品物流配送基地和文化产品销售网络,实现规模化渠道与出版、流通的综合效益。
项目支撑:西部文化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四川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发行连锁便民文化服务工程。
实施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实施进度:四川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中心2013年建成,西部文化商品物流配送中心2014年建成,发行连锁便民文化服务工程2015年建成。
预期目标:出版物可存储品种60至80万种,实现年产值40亿元以上。
5.版权保护与贸易服务。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1.5亿元,促进版权资源向产业转化,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点版权产品,开展一系列版权创意活动项目,推动“走出去”工程。深入挖掘具有巴蜀风格的蜀锦蜀绣、绵竹年画、藏羌织绣、祥巴等传统版权产品开发。
项目支撑:西部版权交易中心、成都版权交易中心、中国竹编艺术版权示范园。
实施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成都博瑞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青神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汶川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宏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预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2亿元。
6.出版产业园区(基地)。
项目概述:计划总投资156亿元,重点建设四川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形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备,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具有较强产业和企业吸纳能力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项目支撑:四川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西部现代全媒体文化传播总部、“新华之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四川出版传媒中心、中国藏彝文出版基地、四川期刊数字传媒中心、川东北文化传媒中心。